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林业   401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118篇
  821篇
综合类   1852篇
农作物   34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
高波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3-4,12
采用试验示范,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多种途径控制稻、麦病虫害,集成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2.
Surface litter protects rangeland soils against wind and water erosion and provides food and nesting materials for wildlife and insects. However, the ability of grassland systems to provide these services depends on the little studied topic of seasonal surface litter decomposition. Seasonal and annual surface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were determined between 2014 and 2015 in central and western South Dakota at three mixed-grass prairie locations. Residue bags containing surface litter were placed in the field in late fall (1 November) of 2014 and removed after the winter (1 April), spring (1 July), and summer + fall seasons (1 November) of 2015. The litter was analyzed for total C, total N, 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and 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 Average winter temperatures ranged from −5oC to −15oC, while summer temperatures ranged from 10oC to 35oC. Litter decomposition was lowest during the winter (0.57−0.86 g [kg × day]−1) and greatest during the summer + fall (2.12−2.69 g [kg × day]−1). Over the entire season, 40.8−62% of the surface litter decomposed. Winter litter decomposi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r = 0.62, P < 0.01) and snow depth (r = 0.61, P < 0.01),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N ratio (r = −0.65, P < 0.01), ADF (r = −0.35, P < 0.05), and ADL (r = −0.25, P < 0.05) concentration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inter decomposition cannot be ignored and that winter surface litter decomposition increases with snow depth.  相似文献   
23.
针对木材害虫声发射(AE)信号检测问题,研究杨树木段中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波形特征及其信号的能量,为钻蛀害虫声音的监测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取一段具有麻点豹天牛幼虫的杨树木段,通过采样频率为500 kHz的2通道木材蠕变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原始AE信号。对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滤波后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对各层高频信号的分析获取AE信号的频域特征,并对其进行重构与信号解析。结果表明,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的主频主要集中在30 kHz附近,其信号的能量在16:00最高,反映了该幼虫在15:00-16:00较活跃。  相似文献   
24.
针对蔬菜中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产生的重大问题,该文做了客观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降低化肥和农药的用量,落实“双减”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有效保全苜蓿草颗粒贮藏过程中维生素及营养品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草颗粒为研究材料,研究贮藏时间(0,60,120,180,240 d,冷冻240 d)与蒙药黄芩(0%,0.5%,1.0%,1.5%)对其维生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与其他添加量相比,添加1.5%黄芩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5、维生素C和α-维生素E含量。贮藏60 d及以上显著降低了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1、维生素B3、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贮藏120 d时苜蓿草颗粒DM含量趋于稳定;苜蓿草颗粒贮藏180 d后其CP含量显著降低;贮藏0~180 d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颗粒NDF和ADF含量显著升高。与常温贮藏240 d相比,冷冻贮藏相同时间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中维生素B1、维生素B5、α-维生素E和OM含量,显著降低DM、NDF和ADF含量。因此,1.5%黄芩添加剂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含量,且常温贮藏时间不宜超过60天。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卫星林火监测部门的应用质量,获取更准确的火灾信息,制作可视效果更好、便于基层部门使用的卫星林火监测图像。本研究以2013年2月6日云南省大理市黄家村森林火灾为背景,研究了一种基于亚像元分解与增强技术的卫星林火监测图像制作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亚像元分解与增强技术,对空间分辨率低的气象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可得到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图像产品,能够将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成超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图像。该技术可应用于林火监测部门发布相关的监测图像。  相似文献   
27.
填闲作物腐解过程及其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渭北旱塬地区不同填闲作物(长武怀豆(S)、黑麦草(R)及两者1∶1混合(M))翻压和氮肥水平(0、60、120 kg N·hm-2)双因素处理下,填闲作物的腐解规律、碳氮释放动态及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对腐解速率与Olsen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各填闲作物翻压后腐解规律及碳氮释放特征均表现为“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加快”,填闲作物腐解规律符合Olsen模型,在第276天各处理累积腐解率均达70%以上。在第0~35天,同一施氮处理下,累积腐解率和腐解速率均表现为S>M>R(P<0.05);第35天,S、M和R各处理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分别达到61.9%、55.5%和47.5%;在0~35 d,施氮对S、M的腐解影响不显著,对R影响显著,35 d后氮肥效应逐渐减弱;填闲作物的腐解同时伴随其碳、氮的快速释放,在第21天,S、M和R碳氮残留率分别达到40%、50%和60%左右。平均来看,S的碳氮释放速率显著高于R,与M无显著差异。与裸地对照相比,翻压填闲作物能够显著提高后茬冬小麦产量,其籽粒产量增加10%~35% (P<0.05),其中翻压长武怀豆低氮处理和混合翻压低氮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安徽省用水变化驱动效应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安徽省用水变化驱动效应,采用完全分解模型,从人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变动4层面对用水变化驱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对用水变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是用水增加的主导因素,2001—2014年,共贡献了472.26亿m~3用水,增量效应高达819.75%;(2)人口、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用水变化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技术进步因素最显著,2001—2014年,技术进步共减少用水333.87亿m3,减量效应达到579.53%,结构变动因素次之,考察样本期,共减少用水量78.4亿m~3,减量效应为136.09%,人口变动因素影响不大,减量效应仅为4.13%;(3)在人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因素共同作用下,年均增加用水4.43亿m~3,若按惯性发展模式,2020年用水将增至298.67亿m~3,远超政府设定的270.84亿m~3红线目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积极对传统工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强化第三产业节水型器具推广,着力提升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地区农业用水总量与用水结构动态变化响应关系,深化调控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用水结构,基于水足迹理论,采用VAR(2)模型建立了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研究了济南市1997-2014年农业水足迹变化情况以及农业水足迹构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济南市农业绿水、蓝水、灰水足迹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1997-2009年为快速上升阶段,2009-2014年为平稳上升阶段;种植业水足迹与农业水足迹之间不存在黏滞性,渔业水足迹与农业水足迹之间存在负响应关系;影响济南市农业水足迹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种植业水足迹、畜牧业水足迹、林业水足迹、渔业水足迹.总之,通过适当减少高耗水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增加渔业产品产量、制定长期的农业用水规划,并进一步优化农业用水结构,方可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0.
Vertical gradients in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 (δ13C) in soil profiles can serve to approximat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is study tested the time (0, 30, and ≥ 150 y)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ertical δ13C profiles in topsoil by comparing arable, afforested and continuously forested sites, and showed that three decades following afforestation of former cropland are sufficient to develop distinct δ13C depth profi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